你好,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今日热点
2015年小暑,补气需要注意的要点
发布时间:2015/7/7 10:12:04 来源:禹州市图书馆 点击:1915  



  今年公历7月7日(农历五月廿二)18时12分,地球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小暑。

  小暑到大暑15天,15天之后是大暑。大暑标志着乙未年上半年结束,司天之气太阴湿土结束,转为下半年在泉之气太阳寒水;乙未年三之气的客气太阴湿土结束,转为四之气的客气少阳相火。

  所以,小暑到大暑这15天的气候,主气盛夏,而当令之气是暑;大暑之后,主气是暑,而当令之气是盛夏。

  小暑是夏至之后第一个节气,夏至前太阳直射点北移,夏至后太阳直射点南移。

  乙未夏至前,晚饭时气虚,可吃人参或者辣椒、姜之类温补之物,令人心安;夏至之后,尤其小暑之后,同一时间吃同样的温补食物,却可能会引起肠梗阻。

  因为夏至为一年阴之始,夏至后天地间阴气增强。人体内的阴气与外界的阴气相呼应,使热邪难以外泄。

  傍晚人气随天气收敛,温补与收敛对抗,肠气运行受阻,肠内容物一旦停留变为腐物,令人腹胀难安。

  小暑之后15天养生,温补要节制,不可象夏至前那样大补。

  首先,在温补方面限于午时前。虚即补,不虚不补;过午不补。

  其次,不能吃生冷食物。生冷属阴,白天吃生冷,夜里自然界阴气降临,与人体潜藏的寒邪同气相求,胃痞、肠痞易发生。

  再次,内热时不吹空调风扇。今年暑期提前延长两个月,气温不高,寒气令人毛孔不张,内热不易及时外泄。有内热时关好门窗,沸水沏宁红茶,烫水慢饮,喝出大汗,内热即出。

  地球每年围绕太阳公转时,北半球的大暑至秋分处于“太阴湿土”的位置。乙未年由于小满至大暑的当令之气是太阴湿土,相当于暑期提前和延长了两个月。

  这对于万物生长,也包括人细胞的更替在内,是难得的天赐良机。明白此理,不但不讨厌暑热,还全身心感谢苍天的给予,就会有所收获。



读者服务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
 
搜索信息
 

 | 首页 | 本馆简介 | 乡村图书室 | 信息检索 | 读者留言 | 联系我们    
禹州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地址:禹州市府东路  
CopyRight © 2012--2025 请使用1024*768 IE5.0以上浏览器阅读本站,以保证最佳浏览效果   
   豫ICP备12007941号  总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