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作品中的粽子记忆 |
发布时间:2014/6/2 9:08:04
来源:禹州市图书馆 点击:788
|
出处:《桑园留念》短篇小说集中的《祖母的季节》苏童著 原文:春天的时候,我祖母还坐在后门空地上包粽子呢。有一只洗澡的大木盆装满了清水,浸泡着刚从湖边苇地里劈下的青粽叶,我家屋前屋后都是那股凉凉的清香味。我走过去把手伸进木盆,挨祖母骂了,她不让人把码齐的青粽叶搞乱了。我们白羊湖一带的人都包“小脚粽”,大概算世界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有一只粽子挂到我的脖子上了,我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发现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挂着香喷喷、沉甸甸的。 评注:春天的时候,祖母会给“我”挂上一只用红线扎紧的小脚粽;而在长长的秋天里,“我”又在祖母留下的旧粽叶下穿梭。走过春天,走过秋天,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会留下永恒的清香。苏童一直以来在文坛以颓艳、衰败的情调著称,但《祖母的季节》是一个例外。青色的粽叶、清泠的湖水、淅沥的雨声等意象冲淡了原本绵密、浓艳的氛围,留下了“我”对祖母的思念。 出处:《桑园留念》短篇小说集中的《祖母的季节》苏童 著 原文:春天的时候,我祖母还坐在后门空地上包粽子呢。有一只洗澡的大木盆装满了清水,浸泡着刚从湖边苇地里劈下的青粽叶,我家屋前屋后都是那股凉凉的清香味。我走过去把手伸进木盆,挨祖母骂了,她不让人把码齐的青粽叶搞乱了。我们白羊湖一带的人都包“小脚粽”,大概算世界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有一只粽子挂到我的脖子上了,我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发现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挂着香喷喷、沉甸甸的。 评注:春天的时候,祖母会给“我”挂上一只用红线扎紧的小脚粽;而在长长的秋天里,“我”又在祖母留下的旧粽叶下穿梭。走过春天,走过秋天,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会留下永恒的清香。苏童一直以来在文坛以颓艳、衰败的情调著称,但《祖母的季节》是一个例外。青色的粽叶、清泠的湖水、淅沥的雨声等意象冲淡了原本绵密、浓艳的氛围,留下了“我”对祖母的思念。 出处:《京华烟云》林语堂 著 原文:祖母从家里带来了些山东式的粽子。里面的馅是火腿,猪肉,黑糖,豆沙。虽然五月节早已过去了,她知道孙子们及全家都爱吃,她是特别做的。平亚由小就爱吃粽子。曼娘给他吃了半个甜粽子,一个大概有一个人的拳头大小,留下那一半儿自己吃。可是他吃完之后,又向曼娘抢那半个。俩个人稍微抢了一下儿,曼娘就让他吃了。曼娘很高兴平亚有力气跟她抢东西吃了。她央求平亚说:“平哥,少吃一点儿。”但是平亚不听。 评注:粽子,作为中国的传统美食,种类自然繁多。仅就馅料来说,就有火腿、猪肉、黑糖、豆沙、蛋黄、莲子、松仁、红枣等,各地习俗不同,口味也各异。曾家祖母疼爱子孙,来京时特意带来山东的各式粽子,甜咸皆备,连重病在家的平亚也难抵美食的诱惑。可惜,糯米性粘滞,难消化,亚平体弱,不幸因此丧命。在这里,文化君要提醒大家,粽子虽好,但也不要贪食哦! 出处:《神雕侠侣》金庸 著 原文:杨过道:“我想吃粽子。”那少女一怔,道:“裹几只粽子,又费甚麽神了?我自己也想吃呢。你爱吃甜的还是咸的?”杨过道:“甚麽都好。有得吃就心满意足了,那里还能这麽挑剔?”当晚那少女果然裹了几只粽子给他作点心,甜的是猪油豆沙,咸的是火腿鲜肉,端的是美味无比,杨过一面吃,一面喝采不迭。 那少女叹了口气,说道:“你真聪明,终於猜出了我的身世。”杨过心下奇怪:“我没猜啊!怎麽猜出了你的身世?”但口中却说:“你怎知道?”那少女道:“我家乡江南的粽子天下驰名,你不说旁的,偏偏要吃粽子。”杨过回忆数年前在浙西遇到郭靖夫妇、与李莫愁争斗、又得欧阳锋收为义子等一连串事迹,始终想不起眼前这少女是谁。 评注:每至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虽说各地有各地的特色,但论品相和口感,实数江南第一。甜有猪油豆沙,咸有火腿鲜肉,种类齐全,味美诱人,可见程英还是费神了的。杨过食粽,竟牵起程英的一番情思,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杨过要吃棕子,只不过是想借糯米的黏性粘住程英撕破的碎纸,一探究竟。后来才发现,纸上原来写的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八个字。 (本文转自腾讯文化“阅独”栏目原创稿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