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图参考咨询快报
第十一期
禹州市图书馆主办(总第65期)2013年11月25日
桑园夹套种八模式
1、桑-青菜 桑园套种以抗寒性强、产量高的苏州青为主,9月上旬播种,10月上旬定植移栽,及时加强肥水管理,12月至来年3月陆续上市。
2、桑-大蒜 桑园套种大蒜在9月中旬播种,每行桑树间可栽4~5行大蒜。养蚕结束后,适当追施尿素。春节前后收获青大蒜,5月初收取蒜薹,5月下旬收获蒜头。
3、桑-菠菜 10月中旬在桑树行间播种,每亩播种量1.5~2公斤,当菠菜长到4~5片叶时,要重施速效肥。10月即可选大棵上市,春节前后收获结束。
4、桑-草莓 10月下旬左右移栽草莓苗,每1行桑树间可移栽2行草莓苗,移栽密度以每亩3000~4000株为宜。移栽后浇活棵水;桑树落叶后,结合施冬肥追肥;11月下旬,草莓覆地膜保温;春节后把地膜开洞露出苗头生长。来年4月上中旬即可陆续收获草莓。
5、桑-莴苣 一般9月中旬播种,10月下旬养蚕结束后,桑园翻土施足基肥后栽莴苣苗,每2行桑树间可栽3行莴苣。活棵后施1次薄粪,开春后施1次薄粪,开始抽薹时结合桑园春肥每亩施粪肥2500公斤、尿素50公斤。3月下旬采收。
6、桑-荠菜 10月中旬播种,荠菜盘棵后分批采收,元旦、春节期间上市。
7、桑-榨菜 9月中旬播种,10月下旬养蚕结束后桑园翻土,施足基肥,移栽榨菜,每2行桑树栽2行榨菜。生长期内适施复合肥、粪肥等。一般来年4月上旬采收。
8、桑-蚕豆(豌豆) 10月下旬养蚕结束后,翻土施足基肥,套种蚕豆或豌豆,春节前后收获豌豆嫩头上市,其余作为保肥留青。
寒冷季节贮存化肥应“四防”
有人认为,冬季气温低,化肥不会挥发,也没有多大腐蚀性,其实不然。
碳酸氢铵、硫酸铵等氮肥在低温条件下不是不挥发,而是和夏秋高温季节相比挥发速度慢、挥发量较少而已;过磷酸钙的腐蚀性与气温高低无太大关系,布袋、麻袋等只要接触到过磷酸钙,都会遭到腐蚀,袋内盛装物如种子、食盐、纯碱等就会变质。另外,氮肥挥发后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汽,会转化为具有强腐蚀性的氢氧化铵,会使种子的种胚失去萌芽力,使粮食变质、农药失效。
鉴于上述原因,寒冷季节贮存化肥同样要做到“四防”。
防挥发 许多氮肥,如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等,由于性质极不稳定,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分解挥发,降低肥效。因此,对这类化肥应采用不透气的塑料袋或其他密封耐腐蚀的容器贮存。
防水防潮 氮肥受潮或沾水后容易结块或化水流失,在贮存保管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持贮存环境干燥,并防止弄破袋子。
防污染 氨肥等不能放在卧室、厅堂内,以免挥发的氨气刺激人的眼、鼻和呼吸道,危害健康。
防腐蚀 碳铵、过磷酸钙等不能贮入布袋、麻袋和纸袋内,应贮在塑料袋或瓷缸里。各种化肥都不能与种子、粮油、农具等贮存在一间屋内。
秋冬低温期棚菜怎样用药
进入秋冬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时而会出现降温过程。菜农为了保温,不增加大棚内湿度,甚至连药都不敢打。大棚内的绝大多数病害,确实都与低温和湿度有关,那么使用什么药剂才能避免棚内湿度过大呢?
使用粉剂 使用粉剂后,粉粒能在大棚内做全方位运动,能在株冠中很好地扩散、穿透,深入到比较隐蔽的部位,从而在作物各部位产生较均匀的沉积分布,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粉尘法比常规喷雾法提高功效20倍左右,与常规喷雾法相比可节省用药量50%,而且不用水,克服了常规喷雾法用水多,易造成喜高湿病害发生的弊端。
使用烟雾剂 按要求使用,点燃即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另外,为了保温,在使用二氧化碳气肥时,应使用二氧化碳气肥棒,因为这种二氧化碳气肥点燃后,每公斤可释放16.5千焦的热量。
喷药避中午 在低温季节,农药施用时间在下午2:30至3∶30为宜,上午最好不要用药。因为秋冬季节,棚内温度低,上午叶片露水退去后,光合作用逐渐进入高峰期,若喷药势必会影响温度的提高,降低光合效率,所以上午不宜用药。而下午用药,不会对温度造成影响,这有利于病害和虫害的防治。如果是遇到连续晴朗天气,棚内温度较高时,也可在下午4时以后喷药,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杀菌灭虫效果。
冬季防止核桃幼树抽条的措施
适时灌冻水 在土壤结冻前,浇封冻水,灌足灌透。这样既有助于土壤保温,又能保持土壤水分,满足果苗越冬期间的水分消耗。
苗木涂白 取5公斤生石灰、0.5公斤盐,分别用水化开,混合搅拌后加入0.5公斤植物油和0.5公斤石硫合剂,配成涂白剂,于结冻前,涂刷或喷洒在核桃幼树枝条上。
塑料膜包扎 先将核桃幼树适当修剪,再选择0.03毫米厚的塑料薄膜,将其剪成3~5厘米宽、1~2米长的带子,由树梢部到基部各枝逐一包扎,塑料带子接茬必须压紧,以防被风吹开失去作用。包扎在12月底前后完成即可,除膜以花芽膨大时为宜。
凡士林加熟猪油涂抹 医用凡士林油1份,熟猪油1份,放锅中加热拌匀,凉后用毛刷或带手套,蘸上涂抹全树,尤其是一、二年生枝上。以在果树自然落叶后至封冻前进行为宜。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措施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番茄产区暴发成灾,并逐步传播蔓延,发生范围不断扩大,给番茄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番茄感染黄化曲叶病毒病后,叶片边缘鲜黄色、卷曲,叶脉墨绿色,叶肉变厚,叶片变小;植株矮化萎缩,开花延迟,花和果实减少,产量损失严重。早期染病的植株,常严重矮缩,生长缓慢或停滞,坐果前叶片直立,叶变小、有皱褶,叶脉至叶片边缘黄化,坐果减少或不坐果。后期染病的植株,仅上部叶片和新芽表现症状,结果减少、果实变小,成熟期果实着色不均匀(红不透),基本失去商品价值。该病在田间各个时期都会显症,感病越早发病越重、损失越大。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通过B型和Q型烟粉虱传毒,各个龄期的烟粉虱均能传播病毒。病毒可以通过雌雄交配传播,也可以经带毒雌虫的卵传给后代,至少能传播2代。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可以根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有效药剂,现有药物只能钝化病毒,延缓发病,减轻产量损失。选用无病壮苗,消灭传毒媒介烟粉虱,切断传毒途径,是当前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有效措施。
1、 培育无病虫菜苗 育苗床与大田分开,集中管理;使用40目防虫网隔离烟粉虱,避免苗期感染;悬挂黄色黏虫板;移栽前喷施噻虫嗪等药,带药下田。
2、保持棚室环境清洁 移栽前用敌敌畏烟剂熏杀,并闭棚3天以上。彻底清除棚室周边杂草。棚室放风口和门口用40目防虫网遮挡,并喷涂杀虫剂。移栽后棚内悬挂黄板诱杀烟粉虱。棚室内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人为传播。生长期及时除去植株下部密集烟粉虱虫、卵的枝叶,整枝打杈后枝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3、保健栽培 施用微生物菌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烟粉虱 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3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等,对叶片正反面喷雾。注意交替轮换用药,以延缓烟粉虱抗药性产生。
5、药剂防控病毒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菌克毒克2%宁南霉素水剂250倍液,或病毒A 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以钝化病毒。配合喷施芸薹素内酯、尿素等,可以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减轻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