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参考咨询
禹图参考咨询快报 第8期(总第62期)
发布时间:2013/8/23 10:02:49 来源:禹州市图书馆 点击:805  

禹图参考咨询快报

禹州市图书馆主办 (总第62期) 2013823

萝卜巧施硼肥促高产

    核心提示:作基肥播种时亩用17%的硼酸300克或11%的硼砂500克,拌入5~10公斤的干细土中,充分拌匀后再过筛,然后作基肥施入种沟或种穴中。也可将萝卜籽混入拌有硼肥的干细土中,经充分拌匀,撒入种沟和种穴中.

    作基肥播种时亩用17%的硼酸300克或11%的硼砂500克,拌入5~10公斤的干细土中,充分拌匀后再过筛,然后作基肥施入种沟或种穴中。也可将萝卜籽混入拌有硼肥的干细土中,经充分拌匀,撒入种沟和种穴中。 

    拌种用细土3~5公斤加水并按每亩300克硼酸或500克硼砂的用量将硼肥掺入,一起搅成稀糊状,然后将萝卜籽和若干的干细土倒入,用手搓使含有硼肥的泥土粘附在种子表面制作成种衣,待种子与种子之间能分离即可用于播种,播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

叶面喷施从萝卜肉质根开始膨大到可第一次收获上市销售,每亩每次用80~100克硼酸或120~150克硼砂对清水50~60公斤,配制成叶面肥在晴天的傍晚喷施,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养肥有效成分利用率,间隔15天喷一次,连喷3次即可;在萝卜肉质根生长期可喷施地果壮蒂灵使地下果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壮,优质高产。

苹果树秋季管理抓什么

    核心提示:秋季是苹果树年内生长的最后季节,也是周年管理中的关键时期,搞好此期的苹果树管理工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当年的果品产量和质量,还能通过维持苹果树的光合性能,防止早期落叶,增加苹果树的贮藏营养,健壮树势,为来年的开花结果奠定良好基础。

秋季是苹果树年内生长的最后季节,也是周年管理中的关键时期,搞好此期的苹果树管理工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当年的果品产量和质量,还能通过维持苹果树的光合性能,防止早期落叶,增加苹果树的贮藏营养,健壮树势,为来年的开花结果奠定良好基础。
  一、病虫害防治
  1早期落叶病防治。尽管今年苹果树早期落叶病发生危害程度轻于去年,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对发病严重的单株、点片进行重点防治,以防再侵染,造成该病害的扩大蔓延。9月份再喷药1~2次,有效药剂为0.15%梧拧霉素4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10%多氧霉素1000倍液等。

  2防病保果。红色斑点病、轮纹病在除袋后侵染果实,使果面发生1~2毫米的红褐色病斑,降低好果率,要加以预防。在除袋后5天开始进行全树喷药,可用70%的进口甲基托布津或国产纯品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80%的多菌灵纯粉1000倍液等。
  3虫害防治。主要防治金纹细蛾、梨花网蝽、棉蚜、舟形毛虫等害虫,可用灭幼脲3号1500倍液加乐斯本1500倍液进行防治,如食叶害虫发生严重,可用菊酯类药剂加以除治。9月上旬树干上绑草把诱集红白蜘蛛、卷叶蛾等害虫。
  4晚秋防治腐烂病。为了减轻翌年春季苹果树枝干腐烂病大量发生,应该在苹果采收后,继续坚持刮治。主要是刮除树皮的表层溃疡,并在11月上旬对主干、主枝再刷一次40%福美胂50倍液或10%果康宝5倍液或0.15%梧拧霉素5倍液等。
  二、肥水管理
  1树下追肥。9月上旬对红富士等晚熟品种追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每亩施入50~75千克,采用多点穴状施肥法,施肥后及时浇水
  2树上喷肥。进入9月份,对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每隔10~15天树上喷一遍3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液,连喷3次,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品质量。果实采收后喷200倍液的尿素、2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液,连喷2~3次,每次间隔5~7天。
  3秋施基肥。秋施基肥,伤根愈合快,能迅速萌发新根,有利于根系吸收营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要改变以往冬、春施基肥的习惯,提倡早秋施基肥。8月下旬到9月下旬是秋施基肥的最佳时期,红富士等晚熟品种采收前进行。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鸡粪、牲口粪、圈肥等)3~5立方米,同时施入速效性化肥,用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60%以上。
  三、秋季修剪
  科学合理地搞好秋季苹果树修剪,可达到树冠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着色、调节树势、控制果园郁闭的效果。
  1清理树膛。适当剪除膛内直立徒长梢、密挤枝梢,清除影响果实着色的过密枝梢。
  2疏缩外围枝梢。对于株间、行间交接的郁闭园,于10月中旬剪除果树树冠外围新梢,可缩小树冠冠幅,并于果实采收后对株间、行间的大枝、密生枝进行缩剪,保持行间作业道在1米以上。
  3疏大枝。有树体改造任务的树,为克服冬剪时的修剪反应,于秋季疏除影响树体结构的大枝。此种秋剪方法仅适合生长旺的树,而且不可过重,也不可连年进行,否则,会削弱树势。
  4拉枝。对于成形前的苹果幼树,9月份是最适宜的拉枝时期。通过拉枝达到“拉出层次、拉出平衡、拉出树形、拉出水平”的效果

  四、果实增色

  秋季是红富士等晚熟苹果品种的果实着色期,在搞好肥水管理、秋季修剪等项工作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果实增色技术,可有效地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园经济效益。

  1摘袋。套有纸袋的果实,一般在9月末至10月上旬、果实采收前20~25天摘袋为宜。套双层纸袋的果实,应分两次进行摘袋,先摘除外层纸袋,保留内层红色纸袋,5~7天再去内袋,增色效果好。

  2摘叶。从10月初开始,摘除果实周围5~10厘米内的叶片,摘叶时保留叶柄,注意多摘衰老叶,少摘新梢中、上部的功能叶。摘叶量在全树叶片总量的30%以下,不会影响花芽分化及来年的果品产量、质量。
  3转果。摘袋后经5~6个晴天,当果实阳面着色较好时,用手轻轻托住果实,同一方向转果,使果实阴面转为阳面,7~10天后再反方向转果,使果实复原。
  4铺反光膜。有条件的果园可于9月下旬树下铺反光膜,促使果实萼洼部位着色,可生产全红果。
  5、适时采摘。适当晚采有利于果实增糖增色,提高果品质量。一般红富士苹果适宜采收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番茄斑枯病的防治

    番茄斑枯病又称白星病、鱼目斑病,可引起植株落叶影响番茄产量
    为害症状  番茄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地上部分各部位都会出现症状,但以开花结果期的叶部发病最重。叶背面产生水渍状小病斑,很快正反两面都相继出现病斑,直径1.5~4.5毫米,呈圆形或近圆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深褐色,其上生有黑色小粒点。病斑多时相互连接成大型枯斑,有时病斑组织脱落,形成穿孔。一般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并自下而上蔓延,严重时中、下部叶片枯黄脱落,仅上部留存少数叶片。茎和果实上的病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散生小黑粒。多雨季节特别是雨后转晴的高湿环境,利于病害的发生,番茄缺肥,长势衰弱时,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  选种抗病品种:如蜀早1号、浦红1号、广茄4号等品种都较抗病。
    种子处理:在无病植株上选留种子,并在播前消毒。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然后捞起晾干催芽播种。
    加强栽培管理:应实行与非茄科蔬菜轮作3~4年。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合理密植,通风透光,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力。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读者服务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
 
搜索信息
 

 | 首页 | 本馆简介 | 乡村图书室 | 信息检索 | 读者留言 | 联系我们    
禹州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地址:禹州市府东路  
CopyRight © 2012--2025 请使用1024*768 IE5.0以上浏览器阅读本站,以保证最佳浏览效果   
   豫ICP备12007941号  总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