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图参考咨询快报
第六期
禹州市图书馆主办 (总第60期) 2013年6月22日
生姜田间管理注意四点
要种好生姜,重要是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它对于提高产量、增进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水肥管理生姜生长期间,要经常使畦面保持湿润,不旱不涝。八九月是生姜生长最快的时期,同时又继续长杈子,生侧枝,结子姜,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因此要加强水肥供应。用沟灌或浇灌都可以,高温季节要在早晚浇水,防暑降温;干旱时每10天左右灌水一次;暴雨后要迅速排涝,使畦沟畅通。生姜一般要追肥二三次。第一次苗高2~3寸时,每亩施腐熟人粪尿20~30担,或者施氮肥20~30斤;第二次在七月下旬,每亩施腐熟人粪尿30~40担;第三次在八月中下旬,每亩施腐熟饼肥400~500斤,或者硫酸铵50~60斤。施化肥或饼肥时要浇一些水,防止烧根。
搭棚遮阴生姜喜阴凉湿润,不耐高温强光,因此天气炎热要搭棚遮阴。到了八月下旬,生姜枝叶已经繁茂,不怕日晒了,这时可以把姜棚撤除。
中耕培土俗话说"九锄棉花十锄姜".生姜出苗后,可根据不同土质分次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培土可防止根茎露出土外,可多生长茎叶,促进子姜肥大。生姜培土可进行4~5次。
支蘖打心在姜苗长到6~7寸时,姜母上常有隐芽发出来,要及时把这些隐芽除去,以免浪费养分。但是等苗长到一尺多时,从姜母两侧又长出一两个芽,这些芽就要保留下来,因为这些是分生和形成新姜的基础。八月上中旬要把姜株的顶心打掉,每隔七八天打一次,连续打二三次。
防治茄子青枯病技术
核心提示:1.实施轮作,与茄科作物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1~2年。 2.培育无病壮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用无病土育苗,选择前茬没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育苗,播种前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苗床。最好采用营养杯或营养袋育苗,减少定植伤根。苗移栽前一天,要喷洒70%甲基硫苗灵1000。
1、实施轮作,与茄科作物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1~2年。
2、培育无病壮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用无病土育苗,选择前茬没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育苗,播种前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苗床。最好采用营养杯或营养袋育苗,减少定植伤根。苗移栽前一天,要喷洒70%甲基硫苗灵1000倍液,减少病害传播到大田。
3、定植园土壤要深翻晒白,以往发病重的地块,可用碳酸氢铵进行土壤消毒,具体方法:先将菜畦浇湿后,每亩以50公斤碳酸氢铵均匀撒在土表,然后用薄膜覆盖,5~7天后掀开薄膜,整地定植。结合整地,每亩施石灰50~100公斤进行土壤改良和消毒。
4、加强田间管理,灌溉要勤浇小水,防止大水漫灌。施足基肥,施用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平衡追施氮、磷、钾混合肥,第一次采果后,要适当追施0.2%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并及时中耕、培土,促进根系生长。
5、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病株要带出菜田外深埋或烧毁,在病株周围土壤撒石灰防止病害扩散。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倍液,或农抗"401"500倍液,或50% DT500倍液及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每株灌配制好的药液0.3~0.5升,每隔10天灌一次,连续灌根3~4次。
桃树夏季病虫害发生有特点
一、夏季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1、黑星病:6月桃果陆续受到病菌侵害。5月受侵染的果实六月中下旬先后开始发病。该病的特点是:在果面形成星状病斑,病斑只存在于表皮上,不深入果肉,严重时表面变黑,开裂,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往年有该病发生的桃园,6月仍应喷药,预防侵染。
2、螨类:6月是山楂叶螨和二斑叶螨危害的重要时期,应密切注意,抓紧防治。
3、桑白蚧:五月上中旬孵出的若虫逐渐发育为成虫。六月中旬雄成虫开始羽化,与雌成虫交尾后死亡;受精成虫逐渐膨大。
4、梨小食心虫:6月为梨小食心虫幼虫钻蛀桃梢,造成桃梢萎蔫干枯的主要时期。上中旬为一代成虫发生期,产卵后卵孵化出的二代幼虫仍然严重危害桃梢。
5、桃蛀螟:桃蛀螟是危害桃果的主要害虫。六月上旬,一代幼虫孵化,蛀入桃果,进入果心,食害嫩桃仁及果肉。受害果上有虫孔,孔中常产生流胶和排出颗粒状虫粪。
6、桃潜叶蛾:六月上旬,二代成虫开始出现,中旬为盛期。幼虫钻蛀桃叶,形成线状虫道,严重时六月下旬即可开始落叶。
二、防治病虫害的建议
1、在历年有黑星病发生的桃园,6月应喷2-3次杀菌剂。如保尔丰1500-2000倍、菌立停3000-4000倍、好意800倍液、12.5%腈菌唑3000倍液等。
2、有桃粉蚜发生的桃园,六月上中旬仍应注意防治,石敢当或天王2000倍液效果较好。
3、六月上旬是桃蛀螟蛀果为害的关键时期,可用H84000倍液、加马定1000倍液、好乐士2000倍液均有良好的效果。
4、六月中旬后,桃潜叶蛾一代成虫大量发生,应喷一次阿维?杀铃脲2000倍液或硕克8000-10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