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图参考咨询快报
第5期
禹州市图书馆主办 (总第47期) 2012年5月31日
饲养奶牛要重视饮水管理
农谚说:“宁缺一天料,不缺一口水。”水对奶牛的新陈代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奶牛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完成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运输、吸收及代谢都离不开水。水占奶牛体重的65%左右,牛奶成分中水分含量约占87%。当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时,奶牛将喝得更多,吃得更多,产奶更多。奶牛每采食1公斤干物质需要摄入5公斤水,奶牛每生产1升牛奶需要3~5升水,这意味高产奶牛每天需要150升新鲜饮水。生产中,一些奶牛饲养户往往只注意精粗饲料的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饮水的重要作用导致奶牛饮水不足,食欲减退,消化减缓,幼牛发育迟缓,成年牛产奶量下降,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因此,生产中必须对奶牛的用水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确保饮水质量
1.水源不受污染
水源的选择要在符合标准和水源充足的情况下,在城区应选择水质较好的自来水,在农村应选择地下深井水。奶牛场的水源应避开农药厂、化工厂、屠宰场等。水源周围50~100米内不得有污染源。如用地面水作饮用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沉淀、净化、消毒处理后才可饮用。一般每立方米水加6~10克漂白粉或0.2克百毒杀处理;选井水时,最好是深井水,水井应加盖密封,防止污物、污水进入。放牧的奶牛最好不饮沟洼地的积水、雨水等。
2.水质符合要求
饮水水质要符合标准,每升水中大肠杆菌数不超过10个,PH值在7.0~8.5,水的硬度在10~20度等。为确保水质良好,应经常对饮水进行监测。硬度过大的水一般可采取饮凉开水的方法降低其硬度。高氟地区,可在饮水中加入硫酸铝、氢氧化镁以降低氟含量。
3.保证饮水器具卫生
饮水器具应保持清洁卫生,每天冲刷,定期消毒。尤其夏季更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防止微生物滋生,水质变坏。另外,运动场的水槽卫生情况也不能忽视,也要每天进行冲洗,定期消毒。
二、足量科学供水
奶牛的需水量与季节、气温、饲料品种、摄取饲料的数量、年龄、体重、产奶量的高低等因素有关。在10℃左右的环境下,采食1公斤干饲料,饮水量约需3.54公斤,在24℃左右的环境下,每采食1公斤干饲料,饮水量在5.5公斤左右。产奶期的奶牛比不产奶的奶牛需水量要大很多,如日产奶30公斤,日供水量90~110公斤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青年奶牛和犊牛的日需水量也有差异。1月龄的犊牛,其需水主要来自奶中的水分,1~3月龄的犊牛日供水量要求在10公斤上下,3~6月龄的犊牛则需达15公斤,青年母牛平均日需水量在30公斤左右。有条件的养牛场(户)可在牛舍内安装自动饮水器,让牛随时饮水。也可每天定时供水,一般每天3~4次,夏季每天5~6次。运动场内要设有水槽,保证有新鲜清洁的饮水供给。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供水,都必须保证奶牛饮水充足。
1.夏季
在夏季应给奶牛饮凉水,或在饮水中添加一些抗热应激的药物,如小苏打、Vc等,增加饮水器具,保证充足的饮水,增加饮水次数和饮水时间,或在高温天气给奶牛饮凉绿豆汤,以减缓奶牛的热应激,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2.冬季
奶牛在冬季和春季饮水并不少于夏季和秋季,原因主要在于夏季和秋季供给奶牛的青绿多汁饲料比较多,而冬季和春季所供给的青绿多汁饲料相对不足,干物质供给量较多,因此,在冬季和春季里也要注意供给奶牛充足的水。如给奶牛供水不足会直接导致奶牛产奶量的下降和引发其他功能紊乱。奶牛忌饮冰碴水,冰碴水容易引发消化不良,从而诱发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其产奶量,在给奶牛饮水时最好将水加热到10~25度。另外,奶牛需要全天供水,而不应按顿供水。实践证明,冬季将部分精料用开水冲调成稀粥给奶牛饮用,可明显提高产奶量。
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 冯国明
牛口炎病如何防治
牛患了牛口炎病,该如何防治呢?
一、先去除口腔中的异物,喂给柔软易消化的饲料。
二、用1%食盐水,或2%~3%硼酸液,或2%~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口腔,一日2~3次。口腔有恶臭的,用0.1%高锰酸钾液洗口,唾液分泌旺盛,用1%明矾溶液或鞣酸溶液防治。
三、口腔黏膜溃烂或溃疡,洗口后可用碘甘油(5%碘酒1份,甘油9份)或10%磺胺甘油涂抹,每日2次。也可用青霉素1000国际单位加适量蜂蜜混匀后,涂患部。已化脓出血的,将兽用冰硼散用纸筒吹入患处,每天1~2次。
四、体温升高,不能采食时,静脉注射10%~25%葡萄糖液l000~1500毫升,结合青霉素或磺胺制剂疗法等,每天2次经胃管投入流质饲料。
用清水或者淡盐水冲洗口腔后,再用白砂糖直接撒在口中,每天3次。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王汝都
幼兔饲养须精心
幼兔由吃奶过渡到吃料,饮食逐渐改变乃至适应,难免引起消化道疾病。幼兔生长快,加之第一次换毛,比较贪吃,日增重20~50克,容易患消化不良等疾病。初期吃料,因各种生理机能不健全,对疾病抵抗力差,容易感染球虫,会造成大批死亡。
养好幼兔的办法是:
一、合理分群。刚断奶的幼兔,要根据体型大小、强弱、品种、亲缘关系合理分群,对体型小、瘦弱的兔要精心照料。每笼4只,或分10~15只小群饲养。
二、精心饲喂。断奶初期,多有1~2天情绪不安,食欲不振,要勤喂少给,饲料量要逐渐增加,待适应后,使饲料品种多样化。饲料要新鲜,要营养丰富易消化。适当加炭末、乳酸菌素、复方敌菌净等;精、粗料要合理搭配,精料配方为:豆饼20%、玉米面15%、大麦20%、麸皮20%、鱼粉5%、食盐1%、骨粉1%、叶粉10%、草粉8%。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在15%左右,粗蛋白质达14%。每只日喂精料40~60克,青饲料300~400克。随日粮增长,逐渐增加青饲料的喂量。
三、温度要适宜。断奶初期的适宜温度,是提高幼兔成活率的关键。幼兔断奶后两周内,舍温在15~25℃;两周后,保持10℃以上。温度恒定,温差越小越好。
四、抓好疫病防治。经常保持幼兔笼舍清洁干燥、通风、空气新鲜,笼舍定期用5%来苏消毒;用具要定期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要按期接种疫苗,如巴氏杆菌病、黏液瘤病等。定期投喂抗生素,控制肠炎、拉稀等疾病的发生,确保幼兔健壮生长。
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 舞阳县职业高级中学 邢国丽
枣树花果期管理五关键
枣树花期长、花量大,消耗非常大,加之此期花芽分化与抽生结果枝、坐果同步进行,营养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加强枣树花期管理,补充营养,调节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可为枣树高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花期追肥
一般于5月下旬进行,追肥以速效氮肥和适量磷肥为主,一般每株结果树施入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氢铵0.5公斤。施肥后及时浇助花水,松土保墒。
二、开甲
一般在盛花期(6月上中旬)即开花量占总花蕾数的30%~50%时进行,提倡幼壮树开甲。初次开甲的树在距地面20~30厘米处的树干上进行,以后开甲部位每年上移5~10厘米,当达到第一主枝时,重复以上操作,甲口宽度一般以0.3~0.6厘米为宜。开甲宽度强壮树宜宽弱树宜窄,花期阴雨时,可适当加宽0.1~0.2厘米,但最宽不能超过1厘米。开甲后应注意甲口保护,每隔1周左右,在甲口涂一次100~200倍液的乐斯本等杀虫剂。对愈合进程慢的甲口用泥抹平,既防虫又保湿,有利于甲口愈合。开甲也可配合新技术使用促花王2号,使用时期是在枣花开20%左右时使用第一次,待30~35天后再用第二次。
三、新梢摘心
5月中旬至6月下旬对不做骨干枝的新生枣头一次枝、二次枝及时摘心,控制发育枝生长,减少营养消耗,提高坐果率。一般成龄树新枣头生长到2~6个二次枝时摘顶心,二次枝随生长随摘心,枣头基部的3~4个二次枝长到5~7节时摘心,上部1~4个二次枝长到3~5节时摘心。摘心程度依枣头长势和所处的空间大小而定,一般弱枝重摘心,壮枝轻摘心;空间大时轻摘心,空间小时重摘心。此期除摘心外,还应对刚萌发无利用价值的枣头及早从基部抹除,疏除内膛过密的多年生枝,以节约养分,利于通风透光。
四、花期三喷
1.喷肥。喷肥在枣盛花期进行,每隔半月连续叶面喷施2~3次0.3%的尿素、0.1%~0.3%的磷酸二氢钾和0.2%~0.3%硼砂的混合水溶液。选择晴天早上或傍晚喷,尤以傍晚喷为宜,喷肥量以叶面湿润为度,若喷后遇雨应及时补喷。
2.喷水。选择在盛花期60%的花开放时进行,时间以傍晚最好,用喷雾器向枣花上均匀喷清水,以水湿透叶片为度。喷水次数视其干旱程度而定,一般年份每3~5天喷一次,连喷2~3次,严重干旱年份可喷3~5次。
3.喷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枣树初花期到盛花期进行,选择晴天早上或傍晚喷15~2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或15~20毫克/升萘乙酸或萘乙酸钠稀释液或5~10毫克/升的2,4-D 1~2次、幼果期喷30~60毫克/升的萘乙酸或30毫克/升的2,4-D 2次(间隔20天),可有效防止其落花落果。
五、防治病虫害
危害枣的病虫害主要有绿盲椿象、甲口虫、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枣步曲、枣锈病等。麦收前后是防治红蜘蛛最佳期,可喷1%齐螨素5000倍液或15%的扫螨净乳油2500倍液。6月中旬是防治第二代绿盲椿象的关键时期,对树上及树下杂草、作物喷1~2次20%的灭扫利2000倍液,或20%氰戊酯2000倍液与10%吡虫啉3000倍液的混合液,也可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虫。7月上中旬、8月中旬各喷1次杀菌剂(200~24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使用。
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 冯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