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堂吉诃德》
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巨作
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故事发生在四五百年前,那时欧洲的骑士时代已经结束了,但是本书的主人公堂吉诃德先生却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走火入魔般地找出他的曾祖父曾经用过的盔甲、长矛和盾牌,打扮成骑士模样,骑上马出去周游世界。
他认为自己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骑士,一心一意要为人民、为国家除暴安良、打抱不平,他不怕吃苦,不畏强敌,与他认为的妖魔鬼怪进行了苦勇顽强的战斗……
03
《傲慢与偏见》
经历两百年岁月沉淀的文学经典
全景展示十八世纪英国社会风貌
达西富有而潇洒,高傲冷漠,代表“傲慢”;伊丽莎白机灵且睿智,任性直率,代表“偏见”。
“傲慢让别人无法爱上我,偏见让我无法爱上别人。”因此爱情在两人之间忽隐忽现、步履维艰。但伊丽莎白最终了解了达西的真正为人,达西也因为伊丽莎白改变了傲慢的态度,二人跨越门第终成眷属。
《傲慢与偏见》在今天依然有着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自由。每个人都必须是自由的。
——平等。每个人都必然是平等的。
——尊重。人与人之间只能是相互尊重的关系。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院士说:“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这对于处在个人成长黄金阶段的年轻人而言尤为重要,与书为伴将使同学们受益终生。”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被朱熹称为“为学之序”,对我们今天的阅读仍是适用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读书“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即通过思考判断,分析归纳,达至去庑存菁,融会贯通,转识成智,并经过实践,成为自己稳定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