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参考咨询
决策参考 2018年 第 1 期
发布时间:2018/1/15 10:38:50 来源:禹州市图书馆 点击:1256  

本期要目

时事点津

国家发改委确定2018年十大任务

中央不兜底 地方债管控“加温”

制造业将成2018年投资领域新亮点

特别推荐

2018——政务数据共享年

参考报告

推动城市品牌营销的国内外经验做法


时事点津

国家发改委确定2018年十大任务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近日在京召开,展望2018年,会议圈定了“十大任务”为今年工作定好了施工图。其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位列首位。会议要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破立结合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值得一提的是,“加快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成为今年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2018年“十大任务”的第二项便与之其相关。按照会议制定的计划,今年还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改委年度会议还给出一套“组合拳”。即加快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制定数字经济战略发展纲要,组织实施“互联网+”数字经济试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引导共享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创新中心,设立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全面实施集成电路、生物产业倍增等战略新兴产业重大工程等等。

从科技部获悉,有关方面也在制定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涉及的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通讯、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端制造,以及高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等。

发改委年度会议确定的“十大任务”中的其他八项重点任务也很受关注。

  具体包括: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大举措,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创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坚决打好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聚焦重点领域优化投资结构;联动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三项改革等;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补齐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发展社会领域产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积极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

中央不兜底 地方债管控“加温”

  财政部日前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 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中透露,将研究出台地方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坚决查处问责违法违规行为。

  财政部在报告中表示,要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财政部表示,通过持续规范管理,截至2016年末,全国法定限额内政府债务余额27.33万亿元,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为36.7%,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水平;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32万亿元,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为80.5%,低于国际通行的100%至120%警戒线。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财政部也提醒说,虽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个别地方政府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风险不容忽视。

  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的情况看,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观不正确;一些金融机构放松风险管控要求,大量违规提供融资;违法违规融资行为问责不到位;金融监管部门问责金融机构的制度尚不健全,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不严。

  财政部指出,下一步将严格执行预算法和担保法,坚决刹住无序举债之风,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坚持谁举债、谁负责,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债务人、债权人依法合理分担风险,积极稳妥处置隐性债务存量,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

  财政部表示,在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方面,要管控好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督促金融机构尽职调查、严格把关,对没有稳定经营性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或没有合法合规抵质押物的项目,金融机构不得提供融资,严格按商业化原则提供融资等。

  在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方面,将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依法实现债权人、债务人共担风险,及时有效防止违约风险扩散蔓延。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审慎处置,继续整改违法担保,纠正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鼓励地方政府合法合规增信,防范存量债务资金链断裂风险。

  财政部还表示,将开好地方政府规范举债融资的“前门”,适度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地方政府合法合规与社会资本合作,支持市场化融资和担保。稳步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政府债务立法,强化法律保障。

制造业将成2018年投资领域新亮点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制造业发展提出要求,指出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表示,推进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就是要破除无效供给,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真正变为中国创造。

国新未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光瑞表示,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国家主要可以从三个方向发力。一是深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包括提高有效供给、推动科技创新、降低运转成本等;二是市场主导,激发各类主体活力,包括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大产权保护等;三是扩大开放,构建国际产能合作平台,包括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推进自贸区建设等。

“从企业角度看,未来制造业发展主要有三大趋势和特点,一是技术层面,制造业是技术的应用载体,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结合,将驱动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设备和技术等领域迎来发展热潮;二是金融层面,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将与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结合的更加紧密,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会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三是开放层面,一方面从国内看,包括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等都将形成跨省区的协同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从国际看,制造业企业的海外投资将会得到合理规范和政策支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质量和附加值都会不断提高。”徐光瑞表示。

刘向东表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主要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国家品牌制造,关键是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拥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品牌产品。

相关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约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需求放缓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形势对于今年整体投资走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另有分析表示,2018年制造业投资将是投资领域的新亮点,其核心动力在于消费升级需求和出口需求的稳定增长造成的相关领域产能缺口。从结构上看,上游行业投资增速可能依然偏慢,但与消费升级、技术升级以及出口导向相关的制造业领域将是未来制造业投资的主要增长点,这些领域的投资增速与投资规模占比将持续上升,从而带动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的企稳回升。

特别推荐

2018——政务数据共享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此前,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并明确提供公共数据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2018年,将是推动政府部门数据集中和共享之年。

加快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消除数据烟囱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因跨部门共享机制不健全、政策制度滞后等原因,特别是政务信息资源的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形成“数据烟囱”、“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导致政府信息不能共享,影响了数据资源共享应用的整体效能。当下,推进政务信息共享最为紧迫的是加快部门内部信息的整合共享,坚持“先联通、后提高”,大力度推进政务数据归集共享,把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单独建设的系统进行整合,建设统一的“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形成基础设施集约统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业务应用协同联动、政务服务利企便民的发展格局,为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的业务协同提供支撑。

针对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2017年12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明确提供公共数据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要加快部门和地方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打通“放管服”改革“经脉”,按照“整合是原则、孤网是例外”的要求,对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加快清理整合,统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开放。

  继国务院出台《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后,已有山东、江西、江苏、河北、安徽等地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其中,山东省力争到2018年年底,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基本完成,形成“12345”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格局。

制定数据共享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建立信息共享的“标准基石"

破解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难题,首先要构建一体化、标准化的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推进公民、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信息实现跨部门共享并逐步扩展,要重点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库的覆盖范围和相关数据标准,优化便捷共享查询方式,为“放管服”改革重点领域提供数据服务,实现对跨部门业务应用的数据支撑,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同时,制定政务大数据共享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破除数据共享壁垒。一要研究制定各类数据标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标准基石”,并按照目录体系标准,对原来的标准不统一的信息资源进行标准化。二要规范政务大数据的处理流程。数据共享方面,对数据共享的类型、方式、内容、对象、条件等进行规范;数据归集方面,按照责任清、需求清、权限清、资源清、对象清的“五清”要求明确处理流程,梳理数据资源,进而形成可用的数据集。

  另外,推进政府数据共享还需推进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社会专业力量作用,加快各地政府、各部门网站和中国政府网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国漫游”。在这方面,贵阳市2017年8月发布《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将政府数据按共享类型分为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不予共享三类,通过共享平台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统筹共享和无偿使用。

  加快数据共享法规制度建设,确保政务数据资源安全

  政府数据共享的关键是加强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同时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另外,要注重化解大面积的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背后的安全压力,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同时,完善数据开放应急机制,开展数据安全攻防演练,出台应急预案,完善大数据条件下的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开展政府数据的应急管理工作。为加快数据共享法规制度建设,贵州省在2016年初就出台了全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明确公共数据应当汇集、储存在“云上贵州”,并与其他公共机构共享。另外,浙江省围绕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在构建数据共享的“V字”系统,即分下行和上行两个阶段,下行阶段包括数据事项梳理等6个节点,上行是对下行阶段结果的验证。每一个办事事项都完成了“V字”,就意味着在“一窗受理”和数据共享条件下“最多跑一次”的实现。

参考报告

推动城市品牌营销的国内外经验做法

    一座城市,也可以像一个企业那样用心经营。城市品牌营销即力求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城市的各种资源,以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向目标受众宣传和兜售。这些资源包括旅游景点、龙头企业、文化氛围、营商环境、人居环境等方方面面。通过城市品牌的树立和包装,以市场营销方式,向外界展示城市特色,是十分必要的。城市品牌营销可以尝试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塑造充满魅力的原创品牌

  以充满特色的城市品牌引导市场,而非迎合市场,是城市品牌营销的魅力所在。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城市找到或创造自身的长处,并将树立的形象传播出去。

  例如在美国文化中,“大苹果”是个耀眼和具有魔力的形象,它代表着成就、活力、异彩纷呈、激动人心的境界。纽约观光局充满智慧,在城市营销战略中,赋予了“大苹果”新的含义,即树上有许许多多大苹果,当你选择了纽约,就意味着把最大的一个摘到了手。“大苹果”标识和纽约常常共同出现在文艺作品、信笺、T恤衫、领带、珠宝首饰、围巾、眼镜、明信片、餐具等日常物品上。经过宣传和广泛使用,一提到“大苹果”时,人们自然就想到了它所代表的是纽约。

  与此同时,纽约观光局聘请专家设计了“我爱纽约”(I LOVE NY)这个后来广为人知的营销口号。这一商标被印在T恤衫上、鼠标垫上及其他装饰品上,“I LOVE NY”给纽约市带来不菲收入。1983年,纽约市荣获了美国旅游协会颁发的“全美旅游营销大奖”。“大苹果”和“I LOVE NY”被广泛推崇为城市营销的典范。在美国旅游协会颁发的奖状中写到:“它在改善产品形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变衰败为兴旺,使一个城市再度获得了生命力。”

  另一个例子是昂蒂布(Antibes),这是一座位于法国东南角地中海沿岸的小镇,面积仅26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万人。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说,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品牌便是它的爵士文化。关于爵士的话题,体现在当地的绘画、文学、音乐之中,无需留意,在小镇只要张开眼睛和耳朵,便能充分地享受爵士音乐带来的特有“精神体验”。当地在1960年举办了第一届欧洲爵士乐节,现在已举办到第47届,每年7月的这一爵士节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

  2、塑造体验式的城市旅游品牌

  在旅游行业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体验式旅游的理念愈发受到重视,未来,谁能为游客创造最优的旅游体验,谁就能塑造良好的城市品牌。与来去匆匆、走马观花的团队“赶集式”出游相比,体验式旅游使游客远离都市尘嚣、减轻工作压力、细细体验历史文化气息、地方风情和享受自然景观。美国学者约瑟夫在《体验经济》中明确指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体验式旅游是在体验经济时代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是一种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旅游,是对传统旅游模式的提升和深化。

  例如著名的爱丁堡艺术节,凭借组织者独特的眼光,提供了在别处不能轻易看到的作品。在爱丁堡艺术节期间,沿着王子大街行走,随便拐入一家商铺都能看到:无论杯子、毛巾、T恤、帽子,还是徽章、杯垫、冰箱贴,都印有艺术节的徽标。如此广泛的商业化运作,既最大限度地开发了艺术节的产业功能,又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艺术节的社会影响。此外,艺术节的票房经营、场地经营、剧目经营、版权经营及品牌经营、服务经营和衍生产品等也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3、注重明星的宣传效应

信息流通和资讯传播日益发达,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旅游观念、审美趣味越来越多的受到他人的影响。那些通过大众传媒所塑造的明星,虽然在现实中与普通人有很大距离,但是作为一种渴望群体,他们在心理上却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向往和效仿。充分利用明星的宣传效应,可以使城市的品牌营销变得容易。例如在2004年,女子十二乐坊成为杭州的城市代言人,代表了杭州的人文艺术以及浪漫气息。2006年,杨澜作为世界休博会的形象大使,代表了杭州的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柔情与豪放。2008年杭州市与冯小刚合作,借助《非诚勿扰》成功传播了杭州西溪湿地、茶文化、戏曲等城市营销元素。

  4、注重节庆的传播作用

  当提起慕尼黑啤酒节、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日本札幌冰雪节,这些著名的特色活动与城市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借助举办的节庆,展现出城市的个性与魅力,声名远播,并为城市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举目四望,活跃在公众视线的艺术节,无一不是相关城市的代表性名片。提起爱丁堡,马上联想到爱丁堡艺术节;提起戛纳,马上联想到戛纳电影节。它们与城市已联为一体,互为印证,相得益彰。

  例如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南部一个城市,自从创办艺术节并取得成功之后,这个原本平淡无奇的城市,一跃成为澳大利亚的文化艺术之都。在城区的一条大街上,两旁布满博物馆、图书馆、画廊、剧场、大学和公共花园,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克特希在参加阿德莱德艺术节时惊叹:“这是什么地方啊?天堂吗?”后来,这一赞叹被引用为阿德莱德宣传城市的广告用语。

  而节庆活动,也是有点成链,具有相互带动作用的。例如由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发散,形成了爱丁堡夏季艺术节的集束群:爱丁堡电影节、爱丁堡皇家军乐节、爱丁堡爵士布鲁斯国际音乐节、爱丁堡国际图书节、爱丁堡艺术节(视觉艺术)、爱丁堡迷拉嘉年华。这些艺术节在爱丁堡最迷人的夏季举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支撑了整个城市的夏日绚烂,艺术节也成了这座城市夏季旅游的最佳名片。

读者服务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
 
搜索信息
 

 | 首页 | 本馆简介 | 乡村图书室 | 信息检索 | 读者留言 | 联系我们    
禹州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地址:禹州市府东路  
CopyRight © 2012--2025 请使用1024*768 IE5.0以上浏览器阅读本站,以保证最佳浏览效果   
   豫ICP备12007941号  总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