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参考咨询
禹图参考咨询快报2016年第11期 (总101期)
发布时间:2016/11/13 15:49:25 来源:禹州市图书馆 点击:1970  

       

           禹图参考咨询快报 
                   11
        禹州市图书馆主办(总第101期)
              2016年1113

           鸡舍小环境初冬巧调控

    初冬季节的温度和昼夜温差变化大,为保证鸡群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生存环境,提高鸡群生产性能,减少疾病发生,必须做好鸡舍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的控制。

温度

    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3℃为宜,最低不应低于15℃。如遇到刮风天气应摇起篷布(根据外界温度变化情况,摇起一半或全部),防止刮风使舍内温度骤降。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和鸡群的表现调节进风口的大小。进风口要用铁丝或绳子把塑料布和三合板固定牢固,使风向上吹,不要让冷风直接吹鸡,防止冷应激造成鸡群发病。正对温控仪处的风窗不要打开,防止冷风直吹温控仪。排风扇打不开,容易造成鸡舍内空气污浊。安装定时温控排风扇时,要选百叶完整的,不要选北向排风扇。入冬前清理暖风机的灰尘,初开暖风机时让其百叶平行,让热风均匀地充满鸡舍。工作间大门及鸡舍门不要同时打开,防止冷风直接吹入鸡舍。每天要认真观察鸡群,若鸡在棚架上趴着,背毛竖立,表示鸡舍内太冷。要调节进风口,堵塞漏风处,防止应激,使鸡群感冒发病。每天收看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防。

通风

    初冬季节舍内以空气新鲜、气流速度较慢为好。入冬前把不应进风的地方修补好,尤其是排风扇处的漏风处必须处理好,防止因局部倒冷风,使鸡舍整体通风不畅和近排风扇处的温度偏低,造成鸡群发病而影响生产。当舍内氨气味较大时,应首先提高舍内温度,然后加大通风量。早上舍内空气比较污浊时,若必须加大通风量,应逐渐增加,最好是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每次通风时间可短些,通风次数可多些。通风时一定不要留死角。如要增加排风扇的开启个数,增开后仔细观察鸡群的表现,无不良反应再进行。

湿度

    入冬前要加足垫料。冬季垫料比较干燥,要经常洒水或喷雾消毒。棚架下若有积水,在秋天气温高时要放出棚架下的水,然后撒上白灰。舍内温度适宜时,要加大通风量。把乳头饮水线水压调低至10厘米以下,或把饮水器水位调至1厘米以下。要经常检查饮水线,饮水器有漏水的乳头接头应马上更换或维修。若饮水器漏水要及时处理,防止因漏水造成鸡舍内氨味过大,影响鸡群健康。

      辣椒落叶重,注意防四病

    辣椒因感染病害而导致大量落叶,严重时整株叶片脱光成秃枝,没有叶片则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植株最终衰竭枯死。造成辣椒落叶常见的有以下四种病害:

1.叶枯病。

    该病最大的特点是从下向上发展,病斑灰白色,中间有穿孔,发病后期用手一摇茎秆底部,叶片“哗哗”坠落,变成“光杆司令”。

    防治该病时建议喷施10%的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20%的噻菌铜600倍液,或用20%的冠绿(咪鲜胺+松脂酸铜)800倍液喷雾。

2.细菌性叶斑病。

    该病在近段时间发生较多,主要发生在上部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绿色水浸状小点,后期病斑变铁锈色,而且因失去叶肉只剩下表皮而显得薄、脆。该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展很快,后期落叶严重,菜农俗称该病为“细菌性黄梢子”。

    防治时喷施2%的加收米(春雷霉素)600倍液+72%的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者用20%的叶枯唑1000倍液或33.5%的净果精(喹啉铜)750倍液喷雾。

3.白粉病。

    白粉病比较易识别,发病时叶片上产生白色粉点,后期发展成大片粉斑,布满整个叶片,造成植株落叶严重。

    防治该病可喷施25%的乙嘧酚1000倍液或30%的醚菌酯水剂1000~1500倍液。

4.白星病。

    该病的识别要点是叶片上的病斑近圆形,白色小点,看上去像散落的白色星星,发病后期造成大量落叶。

    防治该病可喷施12%的松脂酸铜乳油500倍液或14%的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辣椒罐头的加工

    1.原料选择及预处理 选用色泽鲜红、硬度好、肉质较好、无虫蛀、无疤痕的辣椒,用清水冲洗3~4次,摘除蒂柄,浸泡于5%的盐水重20分钟,再用清水洗涤2~3次,然后将辣椒切片。

    2.辅料选择及处理 大蒜选用瓣大、未发芽、肉质白而脆者;去皮,用清水洗净沥干,放入破碎机重破碎。生姜选用皮色光亮、鳞节稠密的鲜姜,用清水洗净、去皮、破碎。白酒选用气味香醇的高度酒。食盐、糖均要用优质品。

    3.抖料 按以下配方姜已处理好的辣椒、大蒜、生姜及糖、盐再容器中充分拌匀;将氯化钙溶化在百酒与黄酒中备用。配方是:辣椒1000克、食盐100克、大蒜60克、生姜35克、氯化钙0.5克、红糖15克、冰糖10克、白酒50克、黄酒30克。

    4.装坛发酵 先将拌好的辣椒层层压实装入坛内,以装至距坛口1~2厘米为宜;再将溶有氯化钙的酒倒入坛中,最后盖好坛口密封。常温下发酵,夏天7~8天,冬天15天左右,即可发酵成熟。

    5.调味 发酵好的辣椒已具有良好的风味,可不再调味,也可依消费习惯加入不同的调味品。

    6.装袋或装瓶 将调好味的辣椒,立即装袋或装瓶,再真空密封或派排气封口。

    7.杀菌冷却 封口后尽快杀菌。杀菌条件为100℃10分钟。杀菌后立即冷却至38℃左右。

    8.保温检查 杀菌冷却后,取出并擦干水分,于25℃恒温下保存5~7天,经检查合格后即为成品。


读者服务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
 
搜索信息
 

 | 首页 | 本馆简介 | 乡村图书室 | 信息检索 | 读者留言 | 联系我们    
禹州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地址:禹州市府东路  
CopyRight © 2012--2025 请使用1024*768 IE5.0以上浏览器阅读本站,以保证最佳浏览效果   
   豫ICP备12007941号  总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