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参考咨询
禹图参考咨询快报2016年第4期 (总94期)
发布时间:2016/4/12 13:55:55 来源:禹州市图书馆 点击:2121  

         

         禹图参考咨询快报
 
                   4

        禹州市图书馆主办(总第94期)

            2016年412


         
小麦增产施好拔节孕穗肥

    小麦拔节孕穗肥是一生中最关键的肥料,拔节孕穗期也是决定小麦成穗率和结实率,夺取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是小麦一生中第二个需肥高峰期。这一时期的需肥量一般占总需肥量的50%左右。科学追施拔节孕穗肥,可以保证小麦生长需要,形成大穗。开春后气温逐步回升,小麦一旦普遍起身,马上进入拔节孕穗期,正是施用拔节孕穗肥的极好时期。

    据研究,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约需吸收纯氮3.1公斤、五氧化二磷1.1公斤、氧化钾3.2公斤。越冬前小麦对养分需求不多,越冬后随着气温回升和小麦群体增大,养分吸收量迅速增加,直至抽穗、开花时才减缓,从拔节到开花期是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全生育期55%的氮、80%的磷和90%的钾都在这一阶段吸收。开花后直到成熟,还需吸收28%的氮和极少量的磷,基本上不再吸收钾。当前,小麦苗情基础较好,但各地反映旺长苗和弱小苗的比例高,因此拔节孕穗肥必须因地、因苗、因种制宜,科学合理施用。

    因地制宜确定施用时间。小麦拔节孕穗肥一般应在群体叶色褪淡,小分蘖死亡,基部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伸长时施用,长势正常的麦田一般在3月中下旬。对于晚播麦、冬前生长不足、个体生长不壮的晚弱苗麦田,以及叶片发黄、受冻较重的麦田,应在3月上中旬及早追肥,能有效增加粒数,对争取春季分蘖成穗,保证每亩有足够的穂数也有一定作用。叶色褪淡慢及施过腊肥,早春追施过返青肥的田块,可根据苗情减少用肥量,适当推迟拔节肥的追施时间。

    因苗制宜定施肥数量。小麦拔节孕穗肥是指从拔节到剑叶露尖期间施用的肥料。拔节时如底肥、腊肥施用较少,应酌情施用拔节肥,每亩可施尿素5公斤左右和一定数量的磷钾肥。拔节时群体偏大,叶色浓绿,叶片披垂,小蘖迟迟不退、阴蔽较重,表示生长过旺,对这种麦田,要适当控制用肥,待叶色出现褪淡时再施;如叶色一直不转淡,就不施拔节肥。拔节时群体发展不足,落黄过早,叶片窄小,薄而直坚,是典型缺肥表现,要尽早追肥,肥水结合,积极促进,每亩可追施尿素6~8公斤。结合雨水施肥,能使肥料渗入土中,提高利用率。

    因种制宜定施用比例。一般而言,矮秆、耐肥、抗倒的品种,可适量多施;高秆、不耐肥的品种,要少施。底肥不足,地力差的田块,要适当多施;地力肥,后劲足的田块,可少施。一般拔节肥使用专用复合肥加尿素为宜;孕穗肥可以只补施尿素,做到精准施肥。一般中筋小麦施拔节肥每亩用纯氮4~5公斤、五氧化二磷3公斤、氯化钾4公斤。通常每亩用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施孕穗肥,即每亩用纯氮2~3公斤,约每亩用尿素5~7公斤。弱筋小麦则提倡一次性施用拔节孕穗肥,即每亩用纯氮2.6~2.8公斤,五氧化二磷1.5公斤,氧化钾2公斤,一般每亩用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前期氮肥用量大的,拔节肥要适当减少用量。

    小麦生长中后期根系活力明显下降,微量元素肥料基本上不从土壤吸收。但中后期小麦对微肥的需求很重要,它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僵苗转化,必须抓住小麦中后期结合喷药防病,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对提高产量作用显着,增产幅度可达3%~5%。

        金针菇转潮期管理七要点

    1、及时清理料面。子实体菌盖直径达1-1.5厘米、菌柄长14-15厘米时采收,采收后及时清除料面上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上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保护好原有菇原基。

    2、适当通风降温。在出菇阶段,为了采收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金针菇,一般在菌袋上覆盖一层地膜,以保证金针菇生长所需的湿度,并创造一个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微环境。但高湿度、高二氧化碳浓度又不利于重新催蕾,可在早晚揭膜通风透气,使其尽快形成原基,加速转潮。

    3、给予微弱的散射光。金针菇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形成菇原基,但形成的数量远不及在微弱散射光环境下形成的多,因而在转潮时要给予一定的散射光,“三分阳、七分阴”的环境可加快菇原基分化,使其形成菇蕾。

    4、合理调控温度。金针菇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3-15℃。如果气温偏高,可在菇房空闲地加大喷水量,全面通风降温。应注意的是,温度高时湿度不能太大,否则会使菇脚变黑,绒毛增多,进而引起病害。如果气温偏低,可以喷洒热水或给菇房加温,以避免因温差过大而延缓菇原基的形成,影响菇蕾的生长,不利于转潮。

    5、培养料的含水量要适宜。培养料的含水量必须达65%~70%时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及后期顺利转潮。如果培养料较干,可一次在袋内加入较多的清水,2-4个小时后倒出多余的水,每袋补充50-100毫升即可。

    6、掉头出菇。第二潮菇采摘后,应掉头在另一端出菇,可使转潮加快,产量与第一潮菇相当。但要注意的是,菌丝没有发透或有杂菌感染的菌袋不宜掉头出菇。

    7、防四周出菇。袋栽金针菇常出现四周出菇,中间没有或很少出菇的现象,可在培养料中加入20%的杂木屑,不仅可防止四周出菇,还能促进菇原基的形成。

       给仔猪补铁的原因及做法

    铁是动物体内氧气运输必不可少的物质。仔猪出生时,体内贮存的铁约有30 ? 50 毫克,每天生长约需7 毫克,而仔猪从母乳中仅能获得1毫克左右的补充。如果不给仔猪补铁,其体内贮备的铁将在1 周龄前后耗尽,仔猪就会患贫血症。仔猪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皮肤和可视勃膜苍白,被毛粗乱、无光泽,下痢,生长停滞,病仔猪逐渐消瘦,衰弱,严重时导致死亡。因此,必须要及早给仔猪补铁。具体做法如下:

    ( l )铁铜合剂补饲法用2 . 5 克硫酸亚铁和1 克硫酸铜溶于1 000 毫升的水中,装在瓶里,在仔猪3 日龄时开始补饲。当仔猪吮乳时,将合剂滴在乳头上让仔猪吸食,或装在奶瓶里喂给,每天1一2 次,每天每头10 毫升。仔猪开食后,再将合剂拌在饲料中。

    ( 2 )注射法仔猪3 日龄,肌肉注射右旋糖醉铁钻合剂注射液或铁硒注射液1 毫升,10 日龄再注射2 毫升即可。

    ( 3 )矿物质舔剂为了满足仔猪对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在仔猪5 日龄时,可在补饲栏内放置盛有骨粉、食盐、木炭末、红土或新鲜草根土,拌上铁钻合剂的小槽,任其自由拱食。此外,土壤中含铁,让仔猪舔红土或放牧饲养可得到一些补充。

读者服务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
 
搜索信息
 

 | 首页 | 本馆简介 | 乡村图书室 | 信息检索 | 读者留言 | 联系我们    
禹州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地址:禹州市府东路  
CopyRight © 2012--2025 请使用1024*768 IE5.0以上浏览器阅读本站,以保证最佳浏览效果   
   豫ICP备12007941号  总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