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图参考咨询快报 第5期
禹州市图书馆主办(总第83期) 2015年5月13日
乌骨鸡的饲养特点
1.乌骨鸡属小型鸡种,初生雏体重约31~33克,对外界的适应性比一般鸡种差。胆小、易惊炸,稍有响动便四处奔逃拥挤一处,影响正常的采食和生长发育,且易造成死亡。所以选择场址时应注意周围环境,育雏舍周围要保持安静,饲养人员在工作时动作应轻慢,防止鸡群应激。
2.乌骨鸡商品鸡的饲养周期为90~100天。此时间内为最佳的经济效益期,体重平均可达1~1.2公斤,料肉比为2.8:1。饲养时间过短或超过天均会造成经济效益下降。
3.饲养方式可采用散养、网养和笼养。3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饲养者可根据自身条件和经济状况选择。
4.商品乌骨鸡按其生长期可分为三个饲养阶段。即0~5周龄为雏鸡,~10周龄为中鸡,11~16周龄为成鸡。
大棚西葫芦种植技术
西葫芦的种植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大小行种植,大行80cm,小行50cm,株距45~50cm;另一种方式是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50cm,每666.7平方米定植2000~2200株。定植后如果温度较低,要及时覆盖小拱棚,必要时还可外加草苫等防寒设施。
1.温度管理。定植后的缓苗阶段不通风,密闭以提高温度,促使早生根缓苗。缓苗期间白天棚温应保持25~30℃,夜间18~20℃。缓苗后将温度适当降低,白天将棚温控制在20~25℃,夜间12~15℃,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有利于雌花分化和及早坐瓜。坐瓜后适当提高温度,白天维持在22~26℃,夜间15~18℃,以促进瓜的膨大。进入结瓜盛期后,气温逐渐升高,要逐渐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白天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0℃。
2.一般缓苗期间不浇水,如果定植时浇水不足,可根据土壤墒情浇一次小水。缓苗后到根瓜坐住前要控制浇水。当根瓜坐住后浇一次水,并随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0~15kg。进入结瓜盛期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一般每7~10天浇一次水,每次随水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0-15kg。浇水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湿,有条件的尽量采取滴灌和膜下暗灌方式进行。
3.植株调整与保花保果。由于春季设施栽培均选用矮生的早熟品种,生长过程中一般不需要进行吊蔓与绑蔓工作,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摘去老叶、病叶和黄叶。春季由于气温低,加上设施的阻碍作用,传粉昆虫很少,而西葫芦的单性结实能力又很差,导致春季设施栽培常因授粉不良而造成落花或化瓜,生产上可用30~40ppm的防落素涂抹雌花花柄进行保果。
三要点看牛健康
1.食欲旺盛是牛健康的最可靠特征。一般情况下,只要生病,首先就会影响到牛的食欲,每天早上给料时注意看一下饲槽是否有剩料,对于早期发现牛的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2.反刍的好坏能很好的反映牛的健康状况。健康牛每日反刍8小时左右,特别是晚间反刍较多。一般情况下病牛只要开始反刍,就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3.正常牛每日排粪10~15次,排尿8~10次。健康牛的粪便有适当硬度,排泄的牛粪为一节一节的,但肥育牛粪稍软,排泄次数一般也稍多,尿一般透明,略带黄色。
|